欢迎来到中国美酒网登录 」「 注册

用QQ账号登陆

中国美酒网广告招商热线:03735908883
0
首页 >> 酒文化首页 >> 释酒说酒 >>酒与诗文情自在

酒与诗文情自在(2)

http://www.中国美酒网.com/ 2012/11/22 9:09:45 浏览数:908人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这是百折不挠的追求。“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笑尽一杯酒,杀人入市中。”是诗人笔下最豪放最自由的象征。“弓催南山虎,手接太行猱,酒后竟风采,三杯弄宝刀。”这是李白的风姿,报效祖国,建功立业,大济苍生。“脱吾帽,向君笑。饮君酒,为君吟。张良未逐赤松去,桥边黄石知我心。”何等洒脱,何等潇洒。“换酒与君醉,醉归托宿吴专诸。”何等潇洒,何等狂放。虽频遭丧乱、困顿流离,其豪放之情仍未曾稍减。
  李白的饮酒诗,字里行间贯穿了自己一贯的浪漫主义风格,他大气纵横,狂放不羁,豪情满天。
  宋朝外忧内患,纷争不已。宋朝的酒诗缺少了唐代的英雄气,变成了追求心灵安适和审美愉悦的儒雅之饮。
  宋朝人“一曲新词酒一杯”、“对酒追欢莫负春”,“浅斟低唱”细细品味饮酒乐趣和美味,含蓄秀雅,闲雅清旷,清新朴素,不再抒发昂扬之气,不再令人热血贲张。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谁人说?(柳永·雨霖铃)
  烈酒豪情、豪饮英气的是苏轼、陆游、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确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  破阵子)
    那种"醉里挑灯看剑"的英雄豪气、慷慨悲凉,唱出了时代的强音!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陆游  秋波媚)
  “边城烽火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读罢不觉酒酣耳鬓热,胸胆尽开张。
  烈酒豪情已经过去,北宋王朝只能是“人间路窄酒杯宽”、“却道天凉好个秋”。南宋后期,以姜夔、史达祖等又开始了“浅斟低唱”。
  待到到文天祥“徘徊把酒看苍天”时,宋朝已经无力回天了,等待它的命运只有灭亡。
  两宋王朝,出了位奇女子李清照,她爱酒之深,可媲美太白。词如其人生跌宕起伏而变化又多姿多彩。常常“东篱把酒黄昏后,”“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薄雾浓云消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苏舜钦,最让人心仪。他寄居在岳丈家时,每天读书需饮一斗酒。岳丈不信,便暗中派人看个究竟。此时苏舜钦正读《张良传》,读到张良和卿客刺杀秦始皇,以铁椎误中副车,苏舜钦拍案大叫:“惜乎其不中!”端起一大杯酒一饮而尽。又读到张良对刘邦说:“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此天以臣授陛下。”又拍案道:“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又喝一大杯。凡看到妙处,必拍案而饮酒。他的岳丈得知后说:“有此下酒物,就是喝一斗酒亦不为多!”似苏舜钦这样,以书下酒,堪称名士风流。
  最值得一提的是苏轼。自“诗三百”始,至李杜盛唐之音,到了北宋,又出现了一个风吹不折,雨打不倒,永远朗笑着吟啸且徐行,向着西北射天狼的可爱豪爽的老东坡。他的一生可用“四个不忘”概括——不忘三事:金榜题名、乌台诗案、太后恩宠;不忘三人:敬如父师的欧阳修、素为敬重又有矛盾的王安石、司马光;不忘三地:黄州、惠州、儋州(dān在今海南);不忘三情:与苏辙的手足情、与王弗(苏轼之妻)的生死情、与朝云(苏轼之妾)的不了情。他在逆境中保持坚贞气节和独立人格,决不随波逐流;在为官上,苏轼坚持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在人生态度上,即使在身处绝境,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追求。“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个结论也许最能表现他的特质。可以肯定的是,历史在文化的巨浪中缓缓前行,永无止休,而这巨浪中的那个信手挥洒,旁若无人的弄潮儿,正是苏东坡。”(林语堂《苏东坡传·序》)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于1076年密州任上﹐当时苏轼正在超然台上饮酒赏月,大醉中作此词以抒发对弟弟的思念,同时感慨人生的无常。词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两句流传最广;月的阴晴圆缺是大自然的规律﹐而人生由生老病死、得失荣枯、悲欢离合贯穿而成﹐月不会长圆﹐正如人没有永久的欢乐、成功与生命﹐因为“此事古难全”;悟透了人生无常的特性﹐对于生命中的一切变故也就比较容易接受。“高处不胜寒”暗含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意味﹐很多时候﹐磨难和痛苦使人对生活更有实在感﹐更能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一旦人生失去了沉重感﹐就会像一根羽毛般四处随风飘荡﹐生命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所以苏轼在抒发了感慨后﹐还是选择背起了生命的重担﹐表示他对人间的依恋﹐并以乐观的心态对无常的人生寄予了无限的希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三赤壁”(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作于黄州。在黄州时﹐游赤壁是苏轼的一大乐事。他身处浩荡奔涌的江边,看惊涛拍案,顿觉宇宙之大,自己之小,悟到认得一生在恒久的大自然中不过是沧海一粟,不管你是英雄豪杰,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最终都会消消逝在历史的滚滚洪流里。“人生如梦”﹐弹指成空,人又何必为“情”所累以致自己“早生华发”呢?人生际遇不能把握,起落浮沉皆不由己,世事变幻莫测一如人生际遇,用智慧面对人生,用“随遇而安”解开了自己的心结,多了一份洒脱与幽默,少了一点幽寂与孤独。他用广阔的宇宙来反观人生时,他得到了旷达、乐观。
  同样在黄州,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他雨中徐行,表现出自己的人生态度:“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他借此表达一种坦然面对人世风雨的镇定与自信。
  明清时期,诗文的发展较唐宋就显的有些平淡无奇了,多忧郁低沉、消极放逸之情。直到近代酒的诗词中才又多了些大气。
  “斗酒纵横天下事,名山风雨百年心。”(谭嗣同《夜成》)
  “孤雁声中两酒桡,成荷香里一诗飘。”(刘光第《飘湖》)
  “将军大笑呼汉儿,痛饮黄龙自由酒。”(秋瑾《秋风曲》)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云犹能化碧涛。”(秋瑾.《对酒》)
  “几时痛饮黄龙酒,横揽江流一奠公。”(孙文《挽刘道一》)
  人生之路多风雨,何不开怀一杯酒。“山雨欲来迎风把盏,夕阳将下醉月飞觞”。对皓月高歌,邀飞仙共醉,坦然看生死,宠辱皆随风,人生有酒且为乐,醉醒在我不由天!

酒与诗文情自在

第1页 第2页

编辑:阿洁 信息分类:释酒说酒

返回资讯首页
关键字:酒与诗文
更多
说两句 已有0人发表评论 (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否则将予以删除)

牛 阳光 玫瑰 胜利 太好了 震惊 感动流泪 佩服

昵称: 验证码: 验证码 (如果您还不是中国美酒网注册用户,请先注册!)
网友评论 参与0人
中国美酒网广告合作 技术服务
联系QQ:125645968 您好,点击与我交谈!
电子邮箱:mckj0001@sina.com
关于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标签云集 | 网站地图 | Sitemap
中国美酒网 苏ICP备2021011809号-1 南京米虫科技信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2023 江苏省南京市和燕路408号
中国美酒网专业提供白酒招商啤酒招商红酒招商保健酒招商洋酒招商黄酒招商果酒招商米酒招商、等名酒招商信息及酒包装糖酒会等酒业服务信息。
中国美酒网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假酒.过期酒.劣质酒等产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