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2·法国Castle家族红酒文化
- 2023-11-2·顶级葡萄酒标准 留香持久,留香而变,留香而醉
- 2023-3-20·关于“酒”字的由来
- 2023-3-20·在不同的场合,该如何选择红酒?
- 2023-1-16·酒中之王香槟
- 2022-12-19·君品谈 |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 2022-7-8·白酒的酒龄是如何计算的呢
- 2022-3-14·换个角度看低度酒
- 2022-2-21·在一个喝嗨的酒桌,只有你不喝酒,会发生什么?
- 2022-2-21·为什么酒混着喝更容易醉?化学原理告诉你混酒醉的真相
苏东坡与 “甘陵春” 酒的历史渊源
http://www.中国美酒网.com/ 2012/10/7 8:17:09 浏览数:738人
早在九百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在冀东南、鲁西北的接壤地,有一个叫郑家口(今故城县城)的小镇,当时就闻名遐迩。是什么原因使这个小镇能有如此魅力呢?这还要从小镇的二道街上那个小小酒馆说起。
郑家口,位于纵贯南北千年京杭大运河的北岸,河对岸是鲁西北的山东武城地,两岸百姓经济往来、贸易交流都靠设在郑家口运河岸边的码头和摆渡,致使小小弹丸之地而早年就名扬四方上百里。
当年,故城人倍感自豪的,无不以“甘陵春”酒而作为炫耀的资本。说起“甘陵春”酒,故城人首先不可忘记的是宋代大文豪苏轼。那是宋朝熙宁 年间,(1068为熙宁元年)苏轼因为上书朝廷反对王安石变法因而被贬。后又因“爱性刚偏,黑白太明”,敢直言谏君,於元佑八年(1093),又由礼部尚 书位上贬到定州任知州。但他只在定州任知州八个月。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朝廷风云突变。御史越栋之等又搬出苏轼作中书舍人时起草的贬斥吕惠卿的敕文,弹劾他诽谤先帝。哲宗于绍圣元 年(1094)把他贬谪英州任职。临行时,苏轼带上随身侍从、书童、车夫驾车前往。按说去南方任职,本该途径正定——邯郸一路南行,可苏轼一生正直,从不 以公务外出而劳驾地方官员。就是这样一位正直的官员,在行进途中又接到降官一级的通知,从地市级降到副地级,可还没有过两天,又接到命令,不去英州,而又 被贬到惠州安置。当时朝政昏庸,听信谗言,使一些对苏轼怀有憎恨、嫉妒的佞臣,故意打击苏轼的志气,让他不得安宁。苏轼在途中感叹道:人事千头及万头,得 时何喜失时忧。只知紫绶三公贵,不赏黄粱一梦游。
此时的苏轼,正在赴任途中,为了避开沿途地方府衙官员烦扰,他故意不走沧州、德州、临清靠近大运河的繁华闹市,身着便装,选择了一 条 “非官路”。由定州至安国,由安国至安平,由安平至衡水,由衡水至故城郑家口京杭大运河码头。经过三天三夜的颠簸,三月中浣的一个傍晚,一轮明月刚刚 爬上东南方向的树梢,苏轼一行便来到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繁华小镇。
郑家口在当地是个比较有名的商贾之地,三条大街两旁排列着一家家老字号店铺,各种杂货店、食品店、肉食店、布衣店、修理店、茶馆、酒馆、 客栈应有尽有。大街上的商贩,有挑担的,推车的,手提的,肩背的,叫卖声声,熙熙攘攘,好一派繁华景象。苏轼一行在大街上走着,瞧着,抬头望见有一家挂着 “官家客栈”牌匾的旅店,随叫车夫停车,他便下车步行进店。
“客人到”!门口的伙计见有客人进门,便高声打着招呼。
店家主人见来人气质非凡,彬彬有礼,再听言谈又是南方口音,感觉非同一般客人,便急忙上前行礼。苏轼还礼后,便随店主进了正房且配有客厅、卧室的套间。
“客官大人,小店简陋,如有不便,请多加指教。”店家言道。
“店家不必客气,出门在外之人,能得到店家如此照顾不胜感激。”苏轼答曰。
“客官大人,小店没有灶厨,如用餐饭,小店门口处有一百年酒馆,大人可自行方便。”店家言道。
“好,好,多谢!多谢!”苏轼拱手谢道。
简单洗漱后,苏轼一行便走出店门。在店门口右侧,见一“郑家酒馆”牌匾悬挂门口上方,他们一行便走进了刚才店主说的这家百年酒馆。
苏轼进了酒馆,环顾四周,案几桌凳,整齐有序,装潢摆设,古色古香。特别是墙壁四周悬挂的字画,把这百年酒馆衬托的文雅、大气。苏轼擅书 画,没有落座便欣赏起这些字画来。看着,看着,一幅书法中堂让他顿足。再看落款,吉州永丰 醉翁 永叔书于 嘉佑庚子阳春 。苏轼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 睛,他轻柔双目,定神细读,不由自主地脱口读出声来: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 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苏轼随即赞叹道“好词,佳作!我生在此小镇能欣赏到欧阳修大人之佳作,三生有幸,缘分啊!”
郑家口,位于纵贯南北千年京杭大运河的北岸,河对岸是鲁西北的山东武城地,两岸百姓经济往来、贸易交流都靠设在郑家口运河岸边的码头和摆渡,致使小小弹丸之地而早年就名扬四方上百里。
当年,故城人倍感自豪的,无不以“甘陵春”酒而作为炫耀的资本。说起“甘陵春”酒,故城人首先不可忘记的是宋代大文豪苏轼。那是宋朝熙宁 年间,(1068为熙宁元年)苏轼因为上书朝廷反对王安石变法因而被贬。后又因“爱性刚偏,黑白太明”,敢直言谏君,於元佑八年(1093),又由礼部尚 书位上贬到定州任知州。但他只在定州任知州八个月。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朝廷风云突变。御史越栋之等又搬出苏轼作中书舍人时起草的贬斥吕惠卿的敕文,弹劾他诽谤先帝。哲宗于绍圣元 年(1094)把他贬谪英州任职。临行时,苏轼带上随身侍从、书童、车夫驾车前往。按说去南方任职,本该途径正定——邯郸一路南行,可苏轼一生正直,从不 以公务外出而劳驾地方官员。就是这样一位正直的官员,在行进途中又接到降官一级的通知,从地市级降到副地级,可还没有过两天,又接到命令,不去英州,而又 被贬到惠州安置。当时朝政昏庸,听信谗言,使一些对苏轼怀有憎恨、嫉妒的佞臣,故意打击苏轼的志气,让他不得安宁。苏轼在途中感叹道:人事千头及万头,得 时何喜失时忧。只知紫绶三公贵,不赏黄粱一梦游。
此时的苏轼,正在赴任途中,为了避开沿途地方府衙官员烦扰,他故意不走沧州、德州、临清靠近大运河的繁华闹市,身着便装,选择了一 条 “非官路”。由定州至安国,由安国至安平,由安平至衡水,由衡水至故城郑家口京杭大运河码头。经过三天三夜的颠簸,三月中浣的一个傍晚,一轮明月刚刚 爬上东南方向的树梢,苏轼一行便来到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繁华小镇。
郑家口在当地是个比较有名的商贾之地,三条大街两旁排列着一家家老字号店铺,各种杂货店、食品店、肉食店、布衣店、修理店、茶馆、酒馆、 客栈应有尽有。大街上的商贩,有挑担的,推车的,手提的,肩背的,叫卖声声,熙熙攘攘,好一派繁华景象。苏轼一行在大街上走着,瞧着,抬头望见有一家挂着 “官家客栈”牌匾的旅店,随叫车夫停车,他便下车步行进店。
“客人到”!门口的伙计见有客人进门,便高声打着招呼。
店家主人见来人气质非凡,彬彬有礼,再听言谈又是南方口音,感觉非同一般客人,便急忙上前行礼。苏轼还礼后,便随店主进了正房且配有客厅、卧室的套间。
“客官大人,小店简陋,如有不便,请多加指教。”店家言道。
“店家不必客气,出门在外之人,能得到店家如此照顾不胜感激。”苏轼答曰。
“客官大人,小店没有灶厨,如用餐饭,小店门口处有一百年酒馆,大人可自行方便。”店家言道。
“好,好,多谢!多谢!”苏轼拱手谢道。
简单洗漱后,苏轼一行便走出店门。在店门口右侧,见一“郑家酒馆”牌匾悬挂门口上方,他们一行便走进了刚才店主说的这家百年酒馆。
苏轼进了酒馆,环顾四周,案几桌凳,整齐有序,装潢摆设,古色古香。特别是墙壁四周悬挂的字画,把这百年酒馆衬托的文雅、大气。苏轼擅书 画,没有落座便欣赏起这些字画来。看着,看着,一幅书法中堂让他顿足。再看落款,吉州永丰 醉翁 永叔书于 嘉佑庚子阳春 。苏轼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 睛,他轻柔双目,定神细读,不由自主地脱口读出声来: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 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苏轼随即赞叹道“好词,佳作!我生在此小镇能欣赏到欧阳修大人之佳作,三生有幸,缘分啊!”
第1页 第2页
编辑:阿洁 信息分类:酒的历史
关键字:甘陵春
说两句 已有0人发表评论 (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否则将予以删除)
网友评论 参与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