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16·葡萄酒与艺术
- 2022-11-29·葡萄酒瓶,美观高端,大有讲究
- 2022-7-8·你喝酒的态度,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 2022-7-8·保存葡萄酒时为什么不要竖着放?
- 2022-7-8·白酒怎么品酒呢,具体品酒步骤如下
- 2022-7-8·葡萄酒和白酒、清酒、烈酒等有什么区别?
- 2022-3-5·葡萄酒品鉴入门:教你闻香识酒
- 2022-3-5·干货:如何盲品葡萄酒?
- 2021-12-11·如何鉴别酒的好坏?
- 2021-12-2·酒是魂灵的家,喝酒若开一扇窗,人生岂止是风景。
美酒入诗更有情
http://www.中国美酒网.com/ 2012/11/24 8:53:42 浏览数:758人
美酒被誉为琼浆玉液,与人类结下了难解难分之缘。世人往往把狂饮烂醉的人称为“酒鬼”,其意在贬。但唐诗中不称“酒鬼”而名“酒徒”、“酒友”、“饮者”。杜甫则称之为“仙”。即使烂醉如李白者也不称“酒鬼”而自称“酒中仙”。唐代的诗人,诗情豪迈,酒情热烈。
唐代人生的最大快乐是享受诗与酒,物我两忘,快意人生。白居易以狂饮著称,也以善酿出名。他为官时用相当一部分精力去研究酒的酿造。“百事尽除去,唯余酒与诗。(《对酒行吟赠同志》)“取兴或奇酒,放情不过诗。”(白居易《移家入新宅》)古之将士出征,无不喝酒以壮军威。“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正是这葡萄美酒让将士们焕发豪情,视死如归。
喝酒喝的是豪气。李白的一生都在苦苦地追求理想,高远的理想与残酷的现实左右着他的命运,真是“行路难,行路难!”“难于上青天!”因此,诗人对酒当歌、抗争命运。他在《南陵别儿童入京》“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更抒其壮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且是蓬蒿人”;“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伟志豪情,溢于笔端;坚信“奋其所能,愿为辅弼”的雄心,建立“济苍生”、“定寰宇”的大事业必有一天会实现。李白的一生,是百折不挠地抗争的一生,济天下的理想到老仍未消减。其《赠钱征君少阳》:“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秉烛唯须饮,投竿也未迟。如逢渭川猎,犹可帝王师”。大有“烈士暮年,重心不已”之壮志。“东山高卧时醒来,欲济苍生未为晚”。(《梁园吟》)然而在不受重用,只有“浪迹纵酒”。(李阳冰语)“空怀钓鳌心,从此别宫阙”。此后酒成了他最好的解脱,也成了他的最大安慰。但自始至终,永不沉沦的是一颗积极用世之心。
李白在坎坷曲折中蹒跚而行,把酒当成了消愁的工具,在饮酒中寄托自己的无奈与忧伤,“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人生在世不如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可见愁之苦、之深、之重。“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这等孤独,这等寂寞,只缘于他心中的“万古愁”。我们不妨读一读他的《将进酒》,感受他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他聪明绝顶,有定国安邦的才略。他太自信,太自尊的秉性注定了他政治的必然失败。现实的残酷使他无法抑制痛苦,只有沉浸在美酒中才能稍稍解脱。即使是在酒醉后的梦中,他也仍然坚持“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是我不得开心颜。”
醉酒终会清醒,清醒恰恰是最愁苦的时候。因为愁苦,所以“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因为激愤,所以“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但他的本性是豪放,“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这是百折不挠的追求。“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笑尽一杯酒,杀人入市中。”是诗人笔下最豪放最自由的象征。“弓催南山虎,手接太行猱,酒后竟风采,三杯弄宝刀。”这是李白的风姿,报效祖国,建功立业,大济苍生。“脱吾帽,向君笑。饮君酒,为君吟。张良未逐赤松去,桥边黄石知我心。”何等洒脱,何等潇洒。“换酒与君醉,醉归托宿吴专诸。”何等潇洒,何等狂放。虽频遭丧乱、困顿流离,其豪放之情仍未曾稍减。
李白的饮酒诗,字里行间贯穿了自己一贯的浪漫主义风格,他大气纵横,狂放不羁,豪情满天。
宋朝外忧内患,纷争不已。宋朝的酒诗缺少了唐代的英雄气,变成了追求心灵安适和审美愉悦的儒雅之饮。
宋朝人“一曲新词酒一杯”、“对酒追欢莫负春”,“浅斟低唱”细细品味饮酒乐趣和美味,含蓄秀雅,闲雅清旷,清新朴素,不再抒发昂扬之气,不再令人热血贲张。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谁人说?(柳永·雨霖铃)
烈酒豪情、豪饮英气的是苏轼、陆游、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确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 破阵子)
那种"醉里挑灯看剑"的英雄豪气、慷慨悲凉,唱出了时代的强音!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陆游 秋波媚)
唐代人生的最大快乐是享受诗与酒,物我两忘,快意人生。白居易以狂饮著称,也以善酿出名。他为官时用相当一部分精力去研究酒的酿造。“百事尽除去,唯余酒与诗。(《对酒行吟赠同志》)“取兴或奇酒,放情不过诗。”(白居易《移家入新宅》)古之将士出征,无不喝酒以壮军威。“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正是这葡萄美酒让将士们焕发豪情,视死如归。
喝酒喝的是豪气。李白的一生都在苦苦地追求理想,高远的理想与残酷的现实左右着他的命运,真是“行路难,行路难!”“难于上青天!”因此,诗人对酒当歌、抗争命运。他在《南陵别儿童入京》“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更抒其壮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且是蓬蒿人”;“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伟志豪情,溢于笔端;坚信“奋其所能,愿为辅弼”的雄心,建立“济苍生”、“定寰宇”的大事业必有一天会实现。李白的一生,是百折不挠地抗争的一生,济天下的理想到老仍未消减。其《赠钱征君少阳》:“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秉烛唯须饮,投竿也未迟。如逢渭川猎,犹可帝王师”。大有“烈士暮年,重心不已”之壮志。“东山高卧时醒来,欲济苍生未为晚”。(《梁园吟》)然而在不受重用,只有“浪迹纵酒”。(李阳冰语)“空怀钓鳌心,从此别宫阙”。此后酒成了他最好的解脱,也成了他的最大安慰。但自始至终,永不沉沦的是一颗积极用世之心。
李白在坎坷曲折中蹒跚而行,把酒当成了消愁的工具,在饮酒中寄托自己的无奈与忧伤,“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人生在世不如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可见愁之苦、之深、之重。“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这等孤独,这等寂寞,只缘于他心中的“万古愁”。我们不妨读一读他的《将进酒》,感受他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他聪明绝顶,有定国安邦的才略。他太自信,太自尊的秉性注定了他政治的必然失败。现实的残酷使他无法抑制痛苦,只有沉浸在美酒中才能稍稍解脱。即使是在酒醉后的梦中,他也仍然坚持“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是我不得开心颜。”
醉酒终会清醒,清醒恰恰是最愁苦的时候。因为愁苦,所以“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因为激愤,所以“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但他的本性是豪放,“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这是百折不挠的追求。“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笑尽一杯酒,杀人入市中。”是诗人笔下最豪放最自由的象征。“弓催南山虎,手接太行猱,酒后竟风采,三杯弄宝刀。”这是李白的风姿,报效祖国,建功立业,大济苍生。“脱吾帽,向君笑。饮君酒,为君吟。张良未逐赤松去,桥边黄石知我心。”何等洒脱,何等潇洒。“换酒与君醉,醉归托宿吴专诸。”何等潇洒,何等狂放。虽频遭丧乱、困顿流离,其豪放之情仍未曾稍减。
李白的饮酒诗,字里行间贯穿了自己一贯的浪漫主义风格,他大气纵横,狂放不羁,豪情满天。
宋朝外忧内患,纷争不已。宋朝的酒诗缺少了唐代的英雄气,变成了追求心灵安适和审美愉悦的儒雅之饮。
宋朝人“一曲新词酒一杯”、“对酒追欢莫负春”,“浅斟低唱”细细品味饮酒乐趣和美味,含蓄秀雅,闲雅清旷,清新朴素,不再抒发昂扬之气,不再令人热血贲张。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谁人说?(柳永·雨霖铃)
烈酒豪情、豪饮英气的是苏轼、陆游、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确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 破阵子)
那种"醉里挑灯看剑"的英雄豪气、慷慨悲凉,唱出了时代的强音!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陆游 秋波媚)
第1页 第2页
编辑:阿洁 信息分类:释酒说酒
关键字:美酒入诗
说两句 已有0人发表评论 (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否则将予以删除)
网友评论 参与0人